农业频道最新农业展会信息| 东盟农业| 农业热点|

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 » 东盟农业 » 东盟南亚大米出口激战正欢
东盟南亚大米出口激战正欢

今年被世界粮食组织预测为全球大米供应量十分丰富而需求量却呈下降趋势的一年。根据FAO(联合国粮农署)数据显示,由于全球大米产量连续第8年超过需求,预计2012/13年度世界大米库存消费比将达到创纪录的34.2%。

  这一形势让东南亚诸大米出口国的竞争愈演愈烈。世界头号大米出口国泰国上半年出口量出现同比下降趋势;与此同时,越南和印度大米出口近来都势头凶猛;开始大力发展大米出口的柬埔寨和曾经拥有优势、目前又迎来改革良机的缅甸,也正在跃跃欲试。这让东盟南亚国家大米出口的竞争格局出现微妙变化。

  泰国的头号交椅是否能坐得稳?印度和越南的竞争会如何?新秀柬埔寨和缅甸又能有怎样的表现?

  【泰国】

  大米价高质好传统优势难撼动

  长期稳坐第一宝座

  泰国商务部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泰国今年上半年大米出口量为360万吨,低于去年同期水平。但泰国商务部同时表示对下半年大米出口仍抱有信心,预计全年出口量将达到800-900万吨水平。

  在1855年暹罗鲍林条约签订之前,大米就已经是泰国的主要出口商品。随着鲍林条约的签订,泰国日渐被纳入资本主义的世界经济体系。大米输出的需求继续增加,加之西方先进技术机器碾米法的传入泰国,大米的加工和出口从此阶段开始发展迅速。

  根据泰国大米出口协会网站的介绍,泰国自1964年就已经成为出口量第一的大米出口国。随着产量的增加、质量的提升以及市场的不断开拓,泰国大米出口的量每过几年即要跳一个新台阶例如,在2000年之后,其大米出口产量连续6年超过700万吨,到2007年则突破950万吨,2008年突破1000万吨后,2009年和2010年稍有回落,而2011年尽管遭遇了特大洪水的袭击,仍然创纪录地高达1060万吨,总金额近2000亿铢。

  泰国大米出口遍及五大洲100多个国家,其国际贸易量在世界贸易中所占份额常年在30%左右。主要出口市场为亚洲、非洲、南非、美洲和欧洲。

  “泰国作为传统的大米出口优势国,尽管在价格上相对较高,遇上越南等竞争对手,但其成为世界粮仓是有诸多原因的,这个世界最大大米出口国的地位并不能轻易就被撼动。”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东南亚研究所研究员、泰国研究专家朱振明对记者表示。

  多因素保证出口地位

  朱振明口中的诸多因素之一,第一个就是泰国大米的质量。在世界大米市场上,泰国米一定程度已经成为高档米的代名词。泰国优质米名扬海外的代表泰国茉莉香米(Hom mali),就是长期坚持不懈促进优质大米生产的最好佐证。

  上乘的大米质量的获得,除了泰国得天独厚的气候、雨水、适宜耕地等自然条件外,泰国在政策、科技方面的严格把关、支持和创新都为成就泰国大米的重要原因。

  完善的标准体系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对大米质量进行严格把关的泰国大米标准,其复杂和详细程度,堪称世界所有稻米生产国的大米标准之最。

  据了解,泰国的第一部大米标准由泰国贸易部于1957年制定,并于1958年正式出版,书名为《Thai Rice Standard》。这一标准一直沿用到1997年,帮助泰国大米成功走向世界,被称为泰国大米贸易的“圣经”。1997年,泰国开始修订新的大米标准,从此以后几乎每年都根据世界大米行情进行修订,以适应大米贸易的需要。
  泰国的大米标准涉及所有类型的出口大米,具体分为白米、糙米、糯米和蒸煮米,目前出口量最大的为茉莉香米。按照标准,茉莉香米的定义为生长在泰国,在泰国农业部注册的如KDML105、RD15、KL1等有自然芳香的非糯稻谷,蒸煮后可口松软,散发出爆米花的香味。标有这一称号的大米纯度须达到92%,即由“茉莉香大米”或“香米15” 2种大米与其他低级大米混合后,前者所占比重不得少于92% ,水分不得超过14%。

  此外,标准还依据含碎率、杂色粒等20多个指标将不同类型的大米分成不同等级。各级标准中对米粒长度、米粒完整度、碾磨程度、杂质允许含量、水分含量都作了明确规定。

  除了严格的大米标准外,泰国大米在良种选育和加工过程中都有完善的质量管理管控。

  泰国政府在选择产量与品质关系时,宁可牺牲产量也要保证品质。泰国尽管也陆续选育一些高产品种,但并没有作为加工出口用,仅用于供应国内或加工成其他制品。为防止品种的退化,泰国平均每3-4年就推出1个优质新品种,取代退化品种。为确保出口专用稻米的质量,在全国各稻区设立“出口种植区”“普通种植区”和“特别种植区”,实行由种子、栽培、收割直至出口的全程品质管制。

  而加工环节也是泰国控制大米质量的最重要环节。泰国目前约有25000家碾米厂,所有出口加工米厂都通过了GMP和HACCP认证。生产厂家也都建立了自己的质量标准。泰国还向发达国家采购了大量代表世界碾米技术最高水平的碾米机械,并派技术人员到国外培训。

  政府积极作用

  “泰国大米生产及出口的发展,同泰国政府的重视程度和在政策引导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密不可分。”朱振明表示,早在多年前,他到泰国农村考察时,就发现收购大米的车辆已经能够直接开到田边去。“这从一个侧面反应了泰国的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很受重视。”

  据了解,上世纪60年代以来,泰国政府累计投入数千亿泰铢发展农业基础设施,其中优先发展农田水利和乡村交通。泰国的农田水利和乡村交通在东南亚国家中应该说是比较好的,并为农业生产、农产品运输流通发挥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泰国政府在多个部委中都设立了促进大米生产的农业管理部门、政策研究部门或实施部门,对农业发展进行有效引导和扶持;还坚持实施农产品价格补贴政策及农业投资与信贷政策,保护农民生产积极性和经济利益,解决大米生产资金短缺的后顾之忧;泰国商务部还专门制定了促进稻米生产和出口的战略,主要内容包括降低生产、营销和出口成本,调整国内大米贸易,发展围绕大米生产加工的服务业等。

  行业市场化程度高

  在泰国大米出口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泰国大米出口行业协会”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从1918年成立的作为当地大米交易中心的暹罗大米协会,到1927年大米交易协会,到1980年更名为大米出口协会,名字不断更迭,却都在泰国大米交易中作用巨大。

  “行业协会的发达一定程度上已经能反映出这个行业的发展程度。”朱振明表示,“泰国大米行业的市场化运作程度很高,整个行业都能够根据市场变动,迅速调整价格或是其他方面的策略。”

  外部竞争压力不断

  尽管长期占据世界大米出口的头把交椅,泰国大米出口也不断面临着前有堵截、后有追兵的局面。由于生产成本相对高于其他大米出口国家,售价也相对于其他国家高,泰国大米的“价格”一直是掣肘其出口量的重大因素。 尤其是去年10月份开始,泰国新政府又重新恢复稻米保护价政策,使得泰国大米平均价格由去年的每吨566美元涨至每吨669美元。

  “然而,从数据来看,泰国大米在世界市场上仍然具有吸引力和竞争力。”泰国商业部常务秘书然荣此前表示。而朱振明也表示,“一分钱一分货。这种价格也是市场定位的表现。”

  然而,来自市场的担心却没有停止过。泰国大米出口商协会会长柯伯苏克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以世界最大大米出口国闻名的泰国,正在遭遇来自越南、印度、缅甸的挑战,不久以后可能失去在大米出口行业的领先地位。

  柯伯苏克表示,越南一直致力于成为世界最大的大米出口国,也是最有可能取代泰国的竞争者,“以往我认为越南要超过泰国需要五年时间,但按今年的形势,越南在今年取代泰国都有可能。”据美国农业部预测,泰国和越南今年都将出口650万吨大米,并列世界第一。
  【印度】 重新争锋

  印度在2011年9月取消了执行四年之久的非巴萨马蒂大米(较为便宜品种的米)出口禁令后,大米出口呈井喷式增长。自那以来至今年4月底,印度一共出口了400万吨非巴萨马蒂大米,这一出口步伐甚至超过了世界头号大米出口国泰国。

  出口根据印度媒体的报道,2011至2012财年(2011年10月至2012年9月)印度大米出口量预计创下650万吨的新高纪录。而因国际市场对印度大米的市场需求不断走高,2012年印度或将额外出口更多的大米。

  作为仅次于中国的大米出产国,印度的大米出口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一度超过越南,位居世界第三。但由于有12亿人要吃饭,印度大米出口的前提是:只有在政府储存了足够的附加粮食以备不时之需以后,才允许出口。

  印度一直都在出口价格最贵的香米巴萨马蒂大米,但其他品种大米从2008年世界出现食品价格攀升以后就停止了出口,直到去年9月重返世界大米市场。

  印度农业部长在4月底公开表示,印度粮食出口前景明朗。他预测2016/17年度印度粮食产量将提高到2.70亿吨,出口供应将达到1000万吨。由于粮食单产有望稳步提高,印度将在未来成为常规粮食出口国。

  这意味着,印度这个强势的大米出口国回归了东盟南亚国家大米出口的竞技场。

  这一消息无疑让出口量与印度最为接近的越南紧张。作为老竞争对手,印度大米在价格上比越南大米更胜一筹。同等级的大米,印度的出口价格要低于越南二三十美元。

  【越南】 价格战略抢市场

  根据越南共产党电子报的报道,越南 2012 年前 6 个月大米出口较为乐观,尽管如此,却仍然成为出口数量和价格下降最多的国家。越南粮食协会的数据显示,2012 年上半年,越南各类大米出口累计达 350 万吨,同比下降 13% ,离岸价( FOB )总值为 15 亿多美元,同比下降 15%,低于去年的创纪录水平。据悉,越南计划今年出口600到650万吨大米,低于去年创纪录的719万吨。

  在世界大米市场上,泰国目前占有约30%的份额,越南和美国分别占有14%的份额,而印度占有12%的份额。

  低价抢滩

  同泰国大米相比,越南大米在出口方面的最大优势是价格。根据瑞达期货(博客,微博)等行业分析机构的监测,7月第一周越南大米出口的平均离岸价为每吨440美元,是2011年10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价格战”是越南一向采取的策略。今年年初,为了在亚洲主要大米进口国菲律宾举行的选购大米招标会上获胜,越南一度将大米出口价格调整到六个月内最低。之前菲律宾一直是越南大米出口的第二大合作伙伴,但是随着越南大米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的降低,在2011年菲律宾共计从越南进口大米972,000吨,相比2010年降低了34%。

  而在其他国家,越南的价格策略一定程度上也是奏效的。

  例如在中国市场上,今年上半年,越南已取代泰国成为厦门口岸最大的大米进口国。厦门东渡口岸上半年经检验检疫合格进口越南大米16批9850吨,实现了从零进口到半年近万吨的规模化增长,进口量占口岸大米进口总量的66.8%。

  今年5月,500多吨越南大米顺利进入海南市场销售。这是海南口岸近年来首次进口大米,也标志着时隔十多年后越南大米重返海南市场。

  与此同时,今年4月,载有9400吨越南大米的“RICH OCEAN 9”货轮顺利停靠南京新生圩港,这是江苏口岸首次进口越南大米,也是国内首次以大轮散装方式大批量进口越南大米。

  根据报道,来自这些口岸的反馈均是:越南大米价格便宜,市场零售价每斤约2元人民币,较泰国白米进口价格优势明显,而且与同价位大米相比具有外观亮丽、商品性好等竞争优势。

  事实上,除了价格优势,从土地利用率方面来看,越南也比泰国占据优势。泰国出口水稻的种植平均每年只有一季,而越南用于出口的水稻种植则平均为两季,单位面积稻米产量越南占绝对优势。

  出口标准日渐严格

  但近年来,越南开始逐渐调整自己的出口策略。越南政府将从今年10月1日起实施新的大米出口政策。这项新政策对大米出口许可证制定了严格的认证标准,这意味着有出口资格的大米出口公司数量将从超过200个降至50个到80个。

  业内分析,这一新政策的实施,意味着越南严格了大米的出口标准。开始主张靠优质大米、高档大米稳固大米出口国地位,而不再走多量、低价的路线,这同时也可能减少出口的数量。
  【柬埔寨】 后起之秀

  144吨产自柬埔寨的高级香米分装为六个集装箱,经由中国检验认证集团(CCIC)柬埔寨公司最后一道检验,于今年6月10日顺利登上货船。这是2012年5月中旬中柬两国完成相关文件备案后,柬埔寨大米首次正式直接出口中国。

  用CCIC柬埔寨公司总经理付军的话来说这144吨大米的出口“标志着中柬大米直接贸易步入了快车道”。

  对中国的对接只是柬埔寨大米出口战略中的一部分。柬埔寨政府2010年宣布实施“促进稻谷生产和大米出口政策”,制定了到2015年大米出口100万吨的目标。

  政策扶持 大米出口步入快车道

  柬埔寨自然条件优越,是传统的农业国,大米在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由于水利设施缺乏,绝大部分土地只能种植一季稻,土地利用率很低,加上缺少良种、种植技术和设备落后等原因,柬埔寨的稻谷单产较低。全国3万家碾米厂大部分规模较小,加工能力和技术落后,大量稻谷被泰国、越南等国的米商低价收购,被其加工成泰国、越南香米出口。

  随着经济建设逐步成为国家的优先发展战略,柬埔寨政府充分认识到大米出口对于增加财政收入、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消除贫困的重要性,并把大米列为农业发展的领军产业。2010年8月,柬埔寨政府颁布《促进稻谷生产和大米出口政策》,提出要成为世界主要大米出口国,力争实现2015年出口100万吨大米的目标。

  为实现该目标,柬埔寨政府从政策、资金等多方面予以扶持。主要政策措施包括:逐年加大投资,改善农田水利灌溉系统、农村公路、农村电网等农业基础设施;鼓励使用高产稻种和现代耕种技术;加大对稻谷种植、加工和大米出口的资金扶持力度,鼓励私人参与稻谷加工和大米出口;强化农社组织和碾米厂商公会;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制定大米分级、质量标准和卫生检疫认证体系等。

  此外,政府要求工矿能源部属下的柬埔寨标准局同农林渔业部和商业部合作,共同制订大米分级标准,成立一站式大米出口服务中心;由商业部和农林渔业部成立大米市场信息中心,提供国际大米市场的研究和资讯报告;由商业部和外交部制订海外市场开拓计划,通过双边关系敲开潜在大米进口国的大门。

  这些政策体现在许多细节之处。东方国际运输柬埔寨有限公司的市场经理李沛霖就告诉记者,以前柬埔寨大米出口的海关收费基本比越南和泰国高出300美金一个货柜,所以很多买家都跑到越南或是泰国了。从去年开始,这里海关大米的出口清关费用有所降低,很大程度帮助了这里的大米出口。

  今年的5月27日,柬埔寨还成立了稻谷和大米生产出口协会。将致力于筹资收购稻谷,供应碾米厂加工成大米,以保障柬埔寨大米出口的有效运作。

  在政策实施前的2009年,柬埔寨的大米出口量还只有1.3万吨。而到2011年整年大米出口量为17万零771吨。

  起步缓 仍难形成竞争优势

  业内人士分析,未来柬埔寨和缅甸将成为新的竞争对手,因为它们在不断扩大大米生产、增加出口、提高碾米标准、水利系统以及基础设施系统。虽然目前这些国家的大米出口量不大,但受益于中东国家、中国和越南等外国投资者有意投资其大米种植业的支持,以及获得进口关税优惠,尤其是在欧盟市场上。

  “然而,从产量和市场化程度等诸多方面,柬埔寨还仍然在起步阶段。”朱振明表示。

  据柬埔寨农林渔业部统计,今年上半年,柬埔寨出口大米7.8万吨,同比减少35%,主要出口市场是欧洲、中国等48个国家和地区,出口品种是优质香米。

  分析显示,柬埔寨上半年大米出口量减少的原因包括:生产成本高,出口价格很难与泰国、越南大米竞争;出口手续复杂,影响交货时间;优质香米数量较少,品质不统一等。

  策划:本报记者 李东

               来源:云南信息报
 
留言咨询
联系方式